沙漠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宣德大帝 > 第二百零九章 平安南(十)

第二百零九章 平安南(十)

超过三分之一,这已经超出了皇帝规定的数额,想要维持这个三分之一这个警戒线,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增加开垦土地面积,另一种就是减少村中的人口。

    山美村是阮安的老家,阮安动了私心,自己拿出积蓄帮助村民开荒补足不够的土地份额。黄福等人对于阮安的做法都很理解,没人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

    不过阮安还是自己写了一封奏疏送回京城,把自己这种徇私的做法禀报给了皇帝。朱瞻基收到奏疏的时候,已经进入腊月,对于阮安的做法朱瞻基能够理解,但是却不能纵容。若是每个村子都选择开荒拼凑数量,朝廷还怎么完成对安南的减丁计划,很快处罚阮安的圣旨与封赏张辅与朱勇的圣旨一同出发前往安南。

    传旨的钦使经过大半个月的漂泊赶到了交趾城,张辅与朱勇已经带兵南下追剿黎利叛军,黄福与阮安则负责安南北方的土地分配工作。

    交趾城中只剩下一个临时任命的知府,主持城里的局面。对于黄福等人的行踪是一问三不知,钦使无奈只好自己带着仪仗出城去找人。

    经过四方打听才打听到黄福等人所在的地方,赶到地方一看,黄福等人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小村子。黄福等人正在丈量村子里的土地,周边都是警戒的士兵,就连阳武侯薛禄也在做着守卫的差事。

    在外围是站在远处观看的安南百姓,很明显这土地的丈量工作并未得到安南百姓的支持。与山美村有阮安这个本村人一下子拉近了村民与官府之间的关系不同,其他村子的百姓完全掌控在地主手中,地主通过土地的分配权力,直接控制着百姓的生存命脉。

    如果百姓敢于不听从地主的吩咐,只要地主将佃租给百姓的田地收回,百姓马上就会陷入困境。

    老百姓朴素的心理认为,官府说的再好也没用,毕竟他们不会一直留在村子里看着地主不做恶事。

    官府的人离开后,乡村还是地主的天下,官府清丈土地无非就是做个样子,只要地主舍得送点钱财,官府也就会不了了之。

    土地工作组却不管老百姓是怎么想的,进入村庄首先要求有地的各户人家将地契准备出来,根据地契上的土地数量以及位置进行统计,统计出纸面上的土地数量,在清丈时测量出土地的实际数量。

    中间肯定会大的偏差,哪个地主手里没有大量的隐田,再根据土地的纳税情况进行梳理。

    这么多年地主偷逃的赋税就是绞死地主的第一根绞索,紧接着就是清查有无私通叛军,这一点上更是要了地主的命。

    当黎利将明人赶出安南时,所有安南人都有了改朝换代的觉悟,这个时候不去抱新君的大腿更待何时?

    然而黎利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过多长时间黎利就被反应过来的明军打的落荒而逃,安南北方又重新回到了明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