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诗画田园 >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为名为利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为名为利

,东征就被李世民视作收揽民心的一大契机。

    这也是为了让自己弑兄夺权的事情洗白,同时也证明自己统领下的大唐贞观有别于前隋,有别于其他皇帝。

    当然要想成为这千古一帝,这些都是建立在东征成功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也正是在这种名利的驱使之下,李世民对东征之事才会念念不忘,如此热衷。

    甚至决意亲征以揽民心。

    可,李世民想打,却一直找不到机会,也可以说是对东征之事,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和当下的理由。

    打仗嘛,你最起码有个过得去的说法不是。

    容易产生威胁的,往往是暂时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就好比说一个人是一个笑面虎一样,伸手不打笑脸人,可你不知道对方笑容的背后却是一片杀心。

    大唐建国之后,顺天顺民,再加上李世民上位之后,更是励精图治,因此唐朝国势日隆,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这样强势的国度,不可谓不震撼人心,而辽东之地暂时也并没有太多的是非,甚至迫于大唐兵强马壮,国力强盛的压力,高丽王一直以来非常乖顺,不惜摆着友好的姿态示弱于大唐。

    这一副样子,也让很多人相信高句丽就是一个顺臣之邦,不会像对待前隋一样对待大唐。也是因为这样,才会让朝野之中,很多人对于李世民东征的意图持反对意见的重要原因。

    可朝臣的反对,反而刺激了李世民的东征之心。

    正如之前所说的,东征高丽能够带给大唐,带给李世民更多的名利。

    实际上在李世民上位的前几年里,他也是处于一种有心无力的困局当中,因为他深知大唐立国尚短,就这样出兵讨伐一国之邦,实属不智之举。

    而且,李世民一方面要将精力放在稳定局势、恢复经济,恢复锅里等内政上。

    另一方面还要李世民还要出兵平定东突厥、薛延陀、高昌等更具有直接性威胁的国家。

    故而并没有足够的气力来对付辽东的高句丽,也正是因为如此两国之间也维持着一种表面平静的状态。

    可实际上呢,两国之间,却是暗潮汹涌,尤其是在泉盖苏文——渊盖金独揽高句丽政权以后。

    在原高句丽王高健武当政之时,虽然也兴兵搅动辽东局势,更是欲将百济、新罗收入囊中,阔大自己的统治面积,也为了以解后顾之忧。

    而且高健武更听从泉盖苏文的提议,效仿秦皇统御之道,修筑“长城”以备唐朝来犯,但是完全准备之下,高健武依旧不敢对大唐露出自己的爪牙。

    可是后来泉盖苏文取高健武而代之,把持高句丽朝政,独揽军政两大权柄,高丽这才改变了对外政策,

    这个政策也正是以泉盖苏文的态度为主。

    泉盖苏文对大唐一直都是仇视心理,。而且在其上位之后,爪牙便锋芒毕露,试图以联合百济对付新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