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聚宝盆中的大明 > 第35章 孙承宗的办法

第35章 孙承宗的办法

河南、南直、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四川等。”

    听到有二十万兵马麇集,崇祯顿觉安心,下意识扣了扣御案,喜道:“诸卿忠于国事,本兵事后可拟个嘉奖题本上来。你起来回话。”

    孙承宗静静等待皇帝高兴了一会儿,方才问重新坐好的梁廷栋道:“勤王兵马多是好事,但本兵能妥善安排好粮饷事宜吗?别又出了耿如纪、张鸿功两人的祸事。”

    梁廷栋立时尴尬起来,小心看了眼皇帝。

    皇帝其实也挺尴尬,因这事儿办得过于操切了。于是,刚才的高兴不翼而飞,并非常恼怒孙承宗那壶不开提那壶,遂板着脸道:“大司农殚精竭虑,连续月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些许小误孙师傅不可再提。”

    一般皇帝发话了,臣子即使不高兴也要认下来。

    可孙承宗偏不,要不然几年后也不会八十老翁守城池,城破之后自缢而死,端得是性情刚烈。

    他不看皇帝,一双老眼精光闪闪,只牢牢盯着梁廷栋,质问道:“本兵,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事关此次收复四城之成败,不可小觑。你和毕自严能不能安排好?”

    梁廷栋一窒,又去偷看皇帝。因为户部毕老扣不听他的,只有皇帝发话才有用。

    崇祯发现了梁廷标的小动作,心头不禁一阵腻歪。他最讨厌没有担当(背锅)的人,特别是还把责任推给皇帝!

    有那么一瞬间,年轻皇帝心里闪过一丝阴霾,到底这个兵部尚书靠不靠谱?

    然而,梁廷栋毕竟是他亲自简拔于微末,且此次东虏围城表现尚算勤谨,该支持地还是要支持。

    崇祯便接过话头,道:“大司农处朕与他说,尔等只管拟定兵事。”

    梁廷栋悄悄松了口气,孙承宗也认可了皇帝的说法,点头道:“如此兵精粮足,老臣胸中已有方略。”

    “嗯,孙师傅快快说来。”崇祯努力坐得端端正正,但仍然下意识地用手指去扣御案。

    孙承宗道:“可令马世龙为襄理,去往蓟州提调勤王兵马。老臣则赶往山海关,统剩余关宁军。然后,东西各营对进,让东虏左支右拙,彼此不能相救。如此一来,可达各个击破之效!”

    崇祯频频点头,却听梁廷栋反对道:“陛下,臣接马世龙递来书呈,建议先收复遵化,那里靠近边墙,又挨着喜峰口。收复后可再断东虏一条后路。”

    挺有道理的!

    崇祯又看孙承宗,却见孙师傅哂笑道:“遵化确有断东虏后路的效果。但,正因为其在北、靠近边墙,关外情势不明,虏首是否留有大军接应,我们一无所知。故而,其城易取难守。

    况,山海关、喜峰口被断,虏仅剩冷口一条后路,说不定会逼得他们铤而走险、狗急跳墙!

    不如先收复南部的滦州,再缓缓向北挤压,把东虏四城兵马逼出关外。”

    此言一出,崇祯立刻被说服了,因为“狗急跳墙”这四个字打动了他。他虽然不怎么甘心,可也不想再来一次京师被围。

    没有经历过战阵的年轻皇帝,那一日三惊的煎熬已经受够了!

    这时,他猛然觉得老而弥坚的孙承宗可爱起来,果真是老成谋国之臣,遂一锤定音:“准孙师傅所奏。”

    (求收藏,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