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南明汹涌 > 第二十章 恢复东江镇1

第二十章 恢复东江镇1

的机会,这些人远离家乡,本来没有任何希望,但是听说杀敌就能翻身,立刻就变成了作战英勇的战士。几仗下来,安南和真腊七八个军官已经升到了千总。这个说话的安南人姓黄,取单名一个鳝字。

    曹三说道:“棱堡也行,反正必须筑城,而且必须守住!黄鳝,如果你能带领你的士兵弄个棱堡出来也行。不过我可告诉你,必须得守住。而且,你要知道,咱们这么多人,这么多粮食和物质,不可能全在船上放着,必须上岸。棱堡建造比较麻烦,想要快就要造得小,小棱堡住人都挤得慌,更不要说囤积物资了。不过,你的那个棱堡可以先建起来,当成是旅顺南城的卫城。”

    黄鳝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曹三继续说道:“我们先恢复南城。旅顺原南城城周一里三百步,城壕宽两丈五尺,只有南北两门。先期投入一万人同时建造。材料都已经配备好了,一些是我们在朝鲜的时候就已经备下的,另外一部分是我们拆毁天津炮台和天津城城防部分设施得到的材料。”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举手。这是新的会议条例,凡是有问题的必须举手才能发炎。

    曹三一看举手的居然是熊柏通,便示意熊柏通说话。

    熊柏通站起来问道:“清军能让咱们舒舒服服地建城吗?”

    曹三点了点头说道:“有情报说旅顺现在仅仅驻扎了清军绿营五百人,蒙古兵五百多人,还有一千包衣。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熊柏通瞪大眼睛问道:“这么少?准吗?”

    曹三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的,非常准。从天启三年开始,金州、复州的汉人都已被斩杀一空,辽东地区的汉人要么逃走了要么全都成了孤魂野鬼。南四卫地区已经成了荒无人烟的鬼域,上面长满了荒草。所以这里才有蒙古人放牧。一千多的汉人包衣也是种粮食供应蒙古人的。”

    “辽东不是有几百万汉人吗?怎么现在会这样?”

    韩代虎说道:“不是现在这样,是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就这样了。努尔哈赤把辽东的汉人全杀了,秀才也不放过,三万多有功名的他也杀,就留下三十多个人,其中就有范仲淹的孙子范文程。”

    “几百万人,都死了?”熊柏通红着眼睛大声地问道。

    然而,没有人回答他,顿时客厅里面充满了肃杀的气氛。

    曹三没有去管这些,继续说道:“第二个作战目标是金州,将在控制旅顺之后进攻金州。金州在旅顺北面一百二十里,城周五里二十六步,城墙高三丈五尺。在天启三年后一直为满清控制,原本驻守此处的是满洲镶蓝旗所部。现在如果不出意外仍然还是镶蓝旗地盘。驻守人马多少还不知道。因为旅顺到金州已经荒无人烟,我们的斥候根本无法接近金州哨探。但是,根据零散收集的消息,猜测金州甲兵人数约三百人,蒙古人和包衣或许有五百上下。金州此处比较重要,情报显示此处没有绿营。如果我们要进攻金州,作战的难点是沿途无任何城池可供防御和补给,并且不可避免需要进行攻城战。我们的人大多都是步兵,战马太少,如果进攻金州沿途一定会遭到蒙古骑兵的骚扰。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旅顺上。”

    曹海涛说道:“朝鲜和我们签订了《仁川条约》,我已经派人送回南京了,只要元首用印就能生效。我们没有马,可是朝鲜有马。虽然练骑兵比较困难,但是朝鲜军队的骑兵骑术应该还是不错的,可以让朝鲜出骑兵。让我们的朝鲜仆从军去对付满清的仆从军。不过,这一次还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旅顺,就是曹三说的,筑城。这是最重要的。黄鳝说的棱堡,这个主意不错,虽然他是说要在旅顺造棱堡,但是这有点不切合实际。不过,我们可以把棱堡建在旅顺外面,造两个来拱卫旅顺,和旅顺南城形成掎角之势。棱堡不用太大,小一点,赶快造好是关键,要让清军觉得进攻旅顺困难就行。

    眼下顺治授首,满清肯定是要混乱些日子,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个时间抢占旅顺。等元首再派人过来后,我们就可以以朝鲜为依托,北上进攻金州、复州,南下进攻登莱,把满清海陆彻底封死,并能时刻威胁京津。”